新聞中心
站內檢索
近日,中國鋼鐵工業協會、中國金屬學會聯合揭曉2025年度“冶金科學技術獎”榜單,沙鋼集團憑借9項科技成果強勢登榜,斬獲特等獎1項、一等獎4項、二等獎1項、三等獎3項。這不僅是沙鋼技術實力的集中體現,更映射出企業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戰略布局。
在這場聚焦“高端化、綠色化、智能化”的冶金科研“大考”中,沙鋼參與的《極薄高強帶材二十輥精密軋制智能控制技術研發與應用》脫穎而出,項目自主研發精密軋制智能控制系統,打破國外技術壟斷,成功問鼎代表行業科技巔峰的特等獎,彰顯其在尖端材料制造領域的技術標桿地位。
沙鋼的科技創新始終帶著鮮明的市場烙印,每一項成果都緊密對接產業需求。此次獲獎的《高超純鐵的生產裝備與技術開發》《綠色智能電弧爐煉鋼短流程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》《高氮高強馬氏體不銹鋼研制與應用》等項目,不僅攻克“卡脖子”難題,填補國內外空白,成果還推動相關領域關鍵材料國產化,應用于多項國內外重點工程,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。從深海到高空,從能源到基建,沙鋼“技術突破—產品升級—產業共贏”的發展路徑,讓企業創新成果既能夠“頂天”又能夠“立地”,真正實現了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。
這份成績單的背后,是沙鋼歷經數十年構建的“創新生態體系”在持續發力。多年來,企業始終錨定國家戰略與產業前沿,聚焦“高端化、綠色化、智能化”發展方向,圍繞海洋工程、新能源、航空航天等國家戰略領域提前布局,年均開發新品50余個。
通過“產學研用”深度融合,沙鋼與東北大學、北京科技大學等國內頂尖高校共建聯合實驗室,推行“企業出題、高校解題、市場驗題”的協同模式,讓實驗室的“創新種子”能夠快速轉化為生產線上的“硬通貨”;
培育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,企業先后承擔或參與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十余項,使科技創新真正融入企業基因,催生新質生產力蓬勃涌現;
截止目前,企業累計申報專利超4600項,授權專利近2600項,形成了涵蓋橋梁鋼、管線鋼、海工鋼、帶肋鋼筋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,以及一大批以專利為核心的高質量自主知識產權。